截至2021年1月19日收盤,美團收于每股341港元,總市值破2萬億港元。2020年12月28日,因取消支付寶渠道,美團遭到反壟斷訴訟,當天股價下跌6.88%,此后,15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上漲31.2%。
有分析人員表示,美團和阿里巴巴是最容易受到反壟斷訴訟的,但目前看起來,資本市場的判斷或將說明,反壟斷訴訟不會對兩家造成永久性的影響。
1月15日,美團旗下互聯(lián)網互助平臺美團互助發(fā)布公告稱,因業(yè)務調整,美團互助將于2021年1月31日24點正式關停。
關停后,美團將繼續(xù)聚焦主業(yè)發(fā)展(餐飲外賣;到店、酒店及旅游;新業(yè)務及其他)。
到店、酒店及旅游,是美團的“現(xiàn)金!睒I(yè)務。2020Q3,到店、酒店及旅游用18.3%的總收入,創(chuàng)造了43.0%的經營利潤。
據投資界消息,近日,美團即將投資酒店集團東呈國際,出手10億元左右,持股比例或將高達20%。
這是美團第一次投資線下酒店,既是鞏固自身的“現(xiàn)金牛”業(yè)務,也是對攜程的一次蠶食。
新業(yè)務及其他,是美團的“吸血”業(yè)務,但同時收入增速在所有業(yè)務中位列之最。2020年前三季度,經營虧損不斷擴大,美團閃購、美團買菜、美團優(yōu)選,都要燒錢擴張,且市場競爭處于初級階段,還沒有出現(xiàn)較為固定的競爭格局。
而美團的“根基”業(yè)務——餐飲外賣。2019Q1-2020Q3,美團餐飲外賣平均成本率87.78%;由于疫情的影響,2020年前三季度,美團外賣成本率維持在90%以上,單從對利潤的貢獻上來看,餐飲外賣經營利潤不及到店、酒店及旅游的三成,妥妥的“大而不強”。
餐飲外賣高企的成本,背后隱藏著的是一個三方皆輸?shù)睦Ь帧赓u騎手賺不到錢、店家越賣越虧、消費者手中的外賣越來越貴,三者形成了“不可能三角形”(外賣騎手、店家賺錢的同時,消費者吃到便宜的外賣)。
1、如果讓騎手和店家賺錢,勢必會將推升的外賣價格,更多地轉嫁給消費者;
2、如果讓騎手賺錢,消費者獲取更多實惠,店家要么讓利,要么被迫降低成本;
3、如果讓店家賺錢,消費者獲取更多實惠,或將會壓縮外賣配送費,損傷的又是騎手的利益。
但是,這種考慮忽略了平臺的作用。美團外賣,連接店家、騎手與消費者,是外賣系統(tǒng)良性運轉的“中軸”。
騎手和平臺不是直接的雇傭關系,而是通過外包的形式,平臺支付騎手薪資!膀T手困在系統(tǒng)里”、“騎手倒在冬天里”、“騎手為討薪自焚”,大量事實說明,騎手是一份苦差事,完全受制于平臺,為了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,騎手超時、馬路橫行,甚至發(fā)生肢體沖突,大多都是不得已而為之。
平臺給店家提供曝光和流量,店家給平臺支付傭金?此普5馁I賣,店家和騎手一樣,面對平臺,處于劣勢地位。傭金比例、活動上線、獨家經營,一般的店家?guī)缀鯖]有有議價空間,只能作為價格的接收者。有不少店家反應,美團外賣傭金比例過高,強迫“二選一”,甚至限流、強制下線。
消費者給平臺貢獻流量,獲取外賣信息。在外賣江湖被美團、餓了么壟斷的情況下,當美團外變貴的時候,部分已產生平臺依賴性的消費者會選擇接受;少數(shù)不愿意接受的可能會移步至餓了么平臺;當美團外賣、餓了么同時變貴的時候,擺在消費者面前只有兩條路,要么接受,要么放棄。顯然對于消費者來說,也是不公平的。
由此可見,平臺對于店家、騎手、消費者三方,都具有強勢地位,是可以通過平衡三方關系,攫取更大的收益。
但平臺需要明白的是: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如果平臺不能給到店家、騎手、消費者滿意的讓利,最終,平臺的生意或將難得可持續(xù)。
在美團接受反壟斷訴訟、社會對于騎手的輿論此起彼伏的情況下,絲毫沒有影響美團的業(yè)績和資本市場表現(xiàn):根據美團以往業(yè)績推算,2020Q4總收入或將逼近(超過)400億元,同比增速超40%;另一邊,美團被南下資金抱團買入,股價推至新高,市盈率525倍,在中國互聯(lián)網公司中一騎絕塵,甚至遠超一眾科技股。
2萬億港元市值對于美團,大概率不是終點,但不可否認,隨著美團市值的加速膨脹,面臨的問題,特別是餐飲外賣的矛盾會愈發(fā)突出。
來 源:億歐
編 輯:liuy